![]() |
什么令奥数与升学如此纠结?
新闻背景:银川市教育局再次强调:民办学校小升初考试不得出奥数题。(本报4月11日02版)
前不久笔者去银川开会,拜访了银川工作的一位朋友。朋友说起了自己的女儿,小学3年级起就开始上“奥数班”,很是辛苦。我问朋友:“你这样做何苦呢?”朋友无奈地说:“没办法,为了让孩子能上个好中学,3年来,我们的周末都是陪着女儿耗在各种补习班与补习学校。”其实,不只是银川,在中卫、吴忠、固原,形形色色的奥数班招生广告都随处可见。家长的疯狂,学生的繁忙,学校的无奈,教育管理部门的无助,好像所有跟“小升初”有关的人都卷进了一个怪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处,每个人都在怪圈中不断地推动着它的加速运转。
越来越多的专家(包括数学家)道出了学习奥数的弊端:它仅适合5%左右智力超常的人学习,大部分孩子在奥数问题面前,只能“一次次证明自己是傻瓜”,不但无益于孩子学习数学,反而会扼杀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可是,一些学校却以选拔优质生源为幌子,把奥数与小学升初中挂起了钩。为了能让孩子上个好中学,大多数家长明知奥数对孩子健康成长无益,也不得不让孩子牺牲假期去参加鱼龙混杂的奥数训练班,带来的是奥数经济的繁荣,加重的是孩子和家长的负担。
如何才能让奥数热降温?只有斩断利益链条。依笔者之见,当前最简便易行的办法,就是行政介入和监管,即禁止所谓的重点中学、传统名校等把奥数与招生挂钩,而且这种监管必须是动态的,必须监管到位,不是下个文件就了事。
设想一下:奥数没有实用价值了,还有谁会忙着去办训练班、编写教材? 如果奥数成绩不与升学挂钩,还有多少孩子及家长对学奥数趋之若鹜?教育局又何苦年年下红头文件禁止。
下一篇文章: “小升初”择校简历
上一篇文章: 今年小升初特长生测试严格 朝阳区当天公布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