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易教网社区登录 | 注册 中考 | 高考 | 奥数 | 英语 | 作文 | 幼教 | 家教  
 
 当前位置:奥数网> > 小学奥数赛事> 奥林匹克委员会吴建平:奥数不该被妖魔化 请输入关键字:

奥林匹克委员会吴建平:奥数不该被妖魔化

http://www.yiaoshu.com - 发布时间:2010-04-02 - 所在栏目: 小学奥数赛事


吴建平: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2010年1月21日,第2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在毗邻重庆大学的重庆南开中学拉开帷幕。在南开校园里,随处可见一些胸挂吊牌的学生,他们就是来参加冬令营的全国各省队以及香港、澳门地区的高中生选手。此外,俄罗斯、新加坡派出了交流观摩队。

    “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奥数竞赛”,正式名称叫“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些参赛选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奥数生”。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他们将进行两个半天的“奥数竞赛考试”,按照考试成绩高低,选拔出30人组成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集训队,然后再从中选拔出6人组成中国国家队,于2010年7月赴哈萨克斯坦,参加2010年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作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领导下的青少年科技活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和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一样,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其获奖选手都是高中生中学科成绩优异的佼佼者。教育部文件明确规定,奥赛省级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可以保送上大学,如果学生对保送的大学不满意,可以参加高考,高考成绩可以享受不超过20分的加分。

    但另一方面,“奥数”“奥赛”在社会上又饱受诟病,有人指责它是数学杂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有人指责它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有人指责它受现实功利驱动,成为一些人谋利的工具,奥数培训甚至出现产业化势头。

    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机关一次又一次地对奥数培训踩刹车,有的省市甚至明确规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不得与奥赛培训成绩挂钩,取消高中生考大学的奥赛加分或只在报考本地高校时给予加分。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继续举行,其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的获奖学生依然成为著名高校争相录取的对象。至于参加冬令营、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佼佼者更是非北大、清华莫属。

    奥数究竟怎么啦?那个被妖魔化的奥数与这个享有崇高声誉、成为著名大学人才选拔门槛的奥数,是同一个奥数吗?

    在第2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期间,《大学指南》和《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联合采访了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吴建平教授。

    《大学指南》:吴教授,现在对奥数议论和指责非常多,这些争论里有很多说法其实都是奥数之外的东西,能介绍一下奥数、奥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吗?

    吴建平:大家争论的事情和中国数学会做的事情,不是一回事。现在中小学的科技课外活动都归中国科协管,中国数学会负责主办每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一样,都是在中国科协统一领导下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现在并行的有5个活动,龙头就是每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5大学科。

    数学学科竞赛的流程目前是这样,第一个环节叫全国数学联赛,每年9月新学期开始,10月中旬举行,参加人数大概有8~10万人,按省为赛区进行竞赛(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从这其中选拔出1200人左右,每个赛区选出的人数不等,多的有50几个,少的10几个。按照教育部政策,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可以保送上大学,如果学生对保送的大学不满意,可以参加当年高考,高考成绩上可以享受加分,但最多不能超过20分。这是因为保送和加分政策出自不同的系统,保送是教育部定,加分由各省定,所以有些省的加分会不一样,教育部只卡加多少的上限。

    第二个环节是,从这赛区选拔出来的1200人里,我们再选拔出200人来,每个省保证三名,31个赛区就有90人,其他的就按照赛区成绩来划。这200名学生就是来报到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手。这个活动的原始名字叫“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第三个环节是,这200名选手参加两天半的考试,一共考9小时,做6道题,每天三道,每天四个半小时,每道题21分,总分为126分。考试的题目也是按照国际奥林匹克通常的标准设置的,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代数、平面几何、组合、数论,一般都会有2个平面几何。考完后由专家组阅卷、评奖、颁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在30人左右,这30人就留下来,和特批的其他一些学生,组成国家队集训队。

    这就到了第四个环节。国家队集训队的任务就是集中在一个地方,通过若干次选拔,从中选出6名学生,组成国家队,7月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到7月底参加完国际比赛回来,一个完整的周期就结束了。到9月份新学期开学,又开始下一轮工作。

    中国数学会为了管理方便,成立有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普及工作委员会,管赛区的高中联赛;另一个是奥林匹克委员会,负责从冬令营开始一直到出国参加比赛。

    《大学指南》:在国际数学奥赛中,与其他国家的高中生比起来,中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吴建平:“数学水平”这个概念不一定很准确,应该叫“竞赛成绩”。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有51 年的历史了,现在每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是1985年进入到国际奥数俱乐部的。国际奥数竞赛是个人竞赛,没有团体奖,一般来说,参赛学生有一半能拿奖,这一半人又分为6份,一份金奖、两份银奖、三份铜奖,也就是说有十二分之一的学生可以拿到金奖。中国最近10年,最差的成绩是4金2银,一把都是6块金牌。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20多次里,5次拿到总分第一(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相加),最近10年只有2次没有拿到团体总分第一。

    这就是中国奥数竞赛的总体成绩,但是和中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的相关性不好说。中国学生的基础在全世界肯定是最好的,学得最深,学得最难,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如果全世界学生一块考数学,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肯定第一,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重要的是,人们现在关心的是,你在中学、大学里学习好、考试好,和你以后能作多大贡献、能否发展好的关系,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亲自抓数学竞赛。数学家们很单纯,希望有人来接数学的班,人才从哪儿找呢?他们希望从中学里发现数学人才,早点找,早点培养,早点出成绩,早点为国争光,这是很正常的思路。1981年有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1985年,我们从高中数学联赛里挑了成绩好的学生,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数学竞赛,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回来后就设计怎么选人,1986年创办了“全国高中数学冬令营”。

    我们一直叫“数学竞赛”、“数学课外活动”,第一次去参加国际竞赛后,发现国际上把这叫做“数学奥林匹克”,是前苏联1935年创办这个活动的时候命的名,我们才把这个名字引入进来,这也是这个名称的源头。

    1990年—1995年这一阶段,这个竞赛活动的势头比较好,宣传得也多,也都很正面。那时有些做数学研究培训的老师,就开始想一个事,“数学奥林匹克”是这个活动的名称,内容包括代数、平面几何、组合、数论4块,把这些内容汇集到一起又叫个什么名字呢?它和中学数学不太一样,和大学数学也不一样,有人叫“中间数学”,无法体现特点后就干脆起名叫“奥林匹克数学”,这是指内容本身。可能是嫌这个名字太长,大概是在1998年前后,就简化成了“奥数”。

    “奥数”这个名字是从什么时候有的,我也在考证。现在人们叫“奥数”实际上是有误解的。总体来看,每隔5年,比如在1995年、2000年、2004年、2009年,会出现一次大家说的“奥数热”,教育部要对奥赛制止一次,社会各界要打压一次,变成这么一个状况。

    《大学指南》:有人说“奥数学的不是高中数学,对接的都是大学数学”,也有人认为“奥数竞赛是国家选拔储备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奥数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吴建平:这也是争议比较多的地方。我认为目前最主要的是缺乏数据统计,说它好,还是不好,都缺乏数据,包括我们办这个事的也拿不出强有力的数据。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评判一件事情,都需要数据统计来支持。

    实际上,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至少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从国外的例子来看,比如菲尔兹奖,这个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能够衡量一个数学家的地位,4年颁一次,一次2个人,只奖40岁以下的数学家。在最近四、五届的菲尔兹奖得主中,比如2006年俄罗斯的佩尔曼和澳洲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佩尔曼中学时就代表俄罗斯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了金牌;陶哲轩11岁开始就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奥数国际竞赛,那年拿了铜牌,12岁拿银牌,13岁拿金牌,连续三年。陶哲轩出生于1975年,到拿菲尔兹奖的时候,31岁。

    这四、五届里还有其他的获奖者,都是中学时的奥数选手,并且获了奖的,还有其他很多国外的各种奖项的获奖者,都是这样。如果这些获奖者里面有中国人,或者我们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里有人获得了菲尔兹奖,我想谁都不会再来指责“奥数”了。

    但是,即便我们产生了一个菲尔兹奖又怎样?还是说明不了什么,这也不表明我们的数学水平就是国际领先水平。所以要客观、理性评价这个事,不容易。现在社会上都说“奥数”毁人,它是怎么毁人的?都拿不出证据来。

    还有对参加奥赛的学生,什么叫“成才”,要有个明确的标准。比如1985年第一次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一名选手,学完数学后学精算,学完精算后到华尔街的证券公司设计证券品种,年薪300万美元,你说他算不算成功?他当年学数学、学奥赛,是不是对他有正相关的影响?我不敢说。

    现在这个社会有点太急功近利,我们得把“人才观”树好了,人才培养是个很综合的事情。老一辈数学家在设计数学竞赛的时候,定位是很理想性、很平常心的。数学竞赛是什么?是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的自愿参加的一项数学课外活动。在这种心态下,自然冒出来的那些学生,肯定是好苗子,是有前途有希望的,他不是靠堆出来的。现在说天才靠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哪个天才是培养出来的?第一,我们都不是天才;第二,培养你从下到中、从中到中上的水平还可以,要想把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培养成天才,那是梦想,也不符合生物学的原理。

    《大学指南》:现在说“奥数”毁人的观点中,有一种说法是指奥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都来学,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数学天赋;但是,因为高考的功利性,不管学生能不能学、愿不愿学,一些学校、父母,都让学生去学,这就搞得学生很痛苦。

    吴建平:我很同意这个说法。对数学竞赛来说,学有余力、学有兴趣,这两点很重要,而且学有余力是前提。课堂上都听不懂,作业做不完,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把课堂、课标的内容消化好就行了。说得通俗一点,数学竞赛是给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加餐的,有没有营养还不好说。要怎样才能有营养呢?那就是“兴趣”。“加餐”和“营养”是两个层次的事情,学有余力,可以加餐;而要使加餐有营养,就得对这个有兴趣。这两条都不能少。

    要说“奥数热”,我们算个账。现在差不多有2000万在校高中生吧?要是有5%的学生,就是100万,这就已经很多了,实际上每年高中数学联赛参加的人数也就8~10万人,大概占在校高中生的千分之五,就这么个规模。

    但是为什么说“奥数热”呢?实际上大家说的这个“热”在哪儿呢?在小学升初中。1998年,北京取消了小升初考试,所有学生就近入学,统一实行电脑自动排位,排到那所学校就是那所学校。问题就来了。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模式和对老师的训练,实际上好学校的老师对付好学生有办法,差一点的学校对付调皮淘气的学生有办法,现在这样子学生良莠不齐,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从2000年开始就出现了择校的问题,给一些好学校两个实验班,允许学校在电脑排位招生后,自主招录,把好学生集中到一起。那这两个班怎么选择学生呢?语文、外语区别不出水平,就选择了数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奥数培训班才愈演愈烈,出现了“小学奥数热”。你说这个原罪是奥数?是数学?显然不对,是这个机制本身有问题。

    我们给教育部写了报告,不是不搞奥数,不参加国际比赛,而是此奥数非彼奥数。我们这儿参加的总共才10来万人,就算冻成了冰,他那儿依然还是热。

    现在有些地方在试行取消中考,如果真这样取消考试,将来初中升高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

    还有现在高考改革,自主招生的问题,会带来新一轮“高中热”,不一定是纯数学,要根据自主招生的高校考什么科目来看。2010年自主招生5校联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题,5道题,全国用这张卷子考了35000人。将来一旦这个形成定式之后,就会有200家培训机构来做这个事情,30万学生来参加这个培训,就会有新一轮的东西又来了!

    升学关系千家万户,每个孩子,每个家长,现在总体来说,资源稀缺。而且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要么就有大学生,要么就没有,是个0和1的关系。所以不要说奥数,现在很多虽然说的是教育的事,但都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奥数和教育本身都不是原罪。

    《大学指南》:是这样,都是教育之外的很多东西带来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取消了高考的奥数加分政策,如果取消了加分和保送政策,那些学习和参加奥赛的学生怎么办?

    吴建平:实际上,教育部已经在考虑这个政策。2010年的保送政策中增加了一个小的自然段,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现在的5大学科竞赛中,全国一、二、三等奖可以保送,另外就是各省的赛区一等奖可以保送,但是今年在说赛区一等奖的时候,增加了一条,大学要加试文化素质测试。

    我们的判断是,教育部在推动这个事情,是在为取消保送政策以后做铺垫,是在开另一个口子,就是自主招生考试。现在自主招生的盘子越来越大,把权限和权力交给高校。

    《大学指南》:每年奥数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和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有多少人在进入大学以后选择了数学系?

    吴建平: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6名选手,基本上是到北大数学系;国家集训队的30多人,有一半多,也是到北大数学系。加起来有180人左右能进入北大清华的视野。

    《大学指南》:您是赞成在高中就开始专注于学科特长的发展,还是进行完整系统的文理基础学习?

    吴健平:这看你的人生目标。一种活法是有大理想,想去做点什么出来,专注一件事情做出成果;另一种活法就是比较综合一点,什么都有一点。如果你是想活得丰富一点,那就别太偏了。人生无非就是在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下活好,和在活好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好,这两种模式看你怎么取舍。如果想活得好一点,那就还是应该全面一点,学的东西丰富一点;如果有某种特长,可以专一点,偏一点。没有绝对唯一的标准。我想多数人还是应该丰富一点,知识面宽一点。将来的社会肯定是这样:不是天才统治的社会,而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更依赖团队合作。数学这种学科,个体工作的特点比较明显一些。

    《大学指南》:有一种说法把奥数称为“数学杂技”,奥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和高中教材上的数学比起来,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吴建平:首先都是数学,这一点是应该明确的。实际上数学在人的修养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不只是数学界,是全社会都应来讨论的事情。比如现在的证券金融行业里,很多做证券的是学理论物理出身的,理论物理就是数学。

    还有搞文学、考古的,很多都在用数学做文章。数学的应用很广,对人的素养的作用是很大的,有了好的数学基础,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论文抄袭的事情,有一个调查分析,发现像院士指导的一些论文,都是投出去了以后,才被发现有问题,其中有一个因素,国外的经济、工程、物理等学科,用数学的状况比我们想像的多得多,还有生物、分子的文章里面,经济类的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数学模型。而我们国内,像工程学科方面的专家,数学素养相对比较弱,一些教授看不明白学生的论文里从哪儿趸来了一个数学的工具模型,也不知道国外同行是怎么看待评价这个东西的,最后发出去了,结果出问题了。这是不能在书面谈的东西,

    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要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拿诺贝尔奖,首先要提高我们的自然科学家们的数学素养,就是掌握数学前沿工具的能力。

    《大学指南》:和国外的高中数学教育相比,我们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吴建平:从内容和量上看,我们学的东西肯定是多,深度也肯定比国外的深。我在美国听过一次11年级(高二)的数学课,讲韦达定理,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初二的时候就学了。

    我们的方法是“深挖洞”,怎么盖住一个知识点呢?就是拿一小碗,扣在上面,拼命往下压,最后一扣,用一碗泥去盖一个点。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学起来会很辛苦,但是功底扎实,如果说平均水平,肯定是比他们高。但是欧美学生有个特点,他们要是好学生,那是真好,如果将来他真做数学,去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些大学的数学系,一生专注于数学,他会钻得非常深。

    我们的学生这方面容易偏,是不是原来吃多了、吃腻了,不好说,这可能跟文化传统也有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次亚裔人和欧美人的兴趣持久性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欧美人对一件事情的兴趣的持久性,要比亚裔人长。这也说明,搞科研要坐得住,要持续关注,才能一层层地往里发现问题更深的本质。

    我们比较浮躁,也跟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有关,急功近利。亚洲文化里有实用主义的传统,而亚洲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是很不在乎理论的,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像欧洲那样严谨的科学系统和逻辑系统。

    《大学指南》:如果将来中国出现一些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会不会就是现在这些高中生奥数选手?或者说在他们中间出现杰出数学家的可能性最大?

    吴建平:当然希望是这样,我认为也应该是这样。

下一篇文章:没有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2010年IMO国家队名单及相关情况介绍

版权所有:奥数网  京ICP备10209629号-15

联系电话: 010-51657802 51267892 62017292 传真:010-51267892

地址:北三环安贞桥东蓝宝商务大厦二楼201室(环球贸易中心正对面)